第123章 针尖对麦芒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随着广播里的介绍,在场所有人全都面色古怪了起来。

没有对比还好说,他们自家人过大寿,结果沈家人两手空空,啥都没带。

到时几个外人倒是寿礼送足了。

而且一个比一个贵重。

这让他们沈家人尴尬无比!

一个个幽怨地看着家主沈星海。

眼神里仿佛写着五个大字“为什么不早说?”

众人议论纷纷。

不过讨论的话题,更多的是,三家送的寿礼。

慕容家的和田白玉佛,黄家的百年普洱砖倒是常见。

对于慕容家和黄家这样的体量来说,却也不算什么。

只是这楚家送的寿礼,就有些亮眼了。

要知道明代祝允明的《昼锦堂记》草书手卷,若是真迹,那就真是重礼了!

祝允明,字希哲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,因右手有枝生手指,故自号枝山,明代着名书法家。

祝允明擅诗文,尤工书法,名动海内,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

又与文徵明、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。

楷书早年精谨,师法赵孟頫、褚遂良,并从欧、虞而直追“二王”。草书师法李邕、黄庭坚、米芾,功力深厚,晚年尤重变化,风骨烂熳。

因为广益多师,祝枝山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祝氏书风,晚年笔法更趋奇纵,浑得无法有法的境界。

这幅《昼锦堂记》长卷属于祝枝山六十岁前后所书,这是他书法风神最佳时期。

通篇笔法雄健流丽,笔酣墨妙,有绝壑奔泉,回环激荡之势。

国学大师、现任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题签称:“祝枝山书昼锦堂记神品”。

祝允明《昼锦堂记》草书手卷,长六百一十五,宽三十四厘米,连同篇名题款都为九十行,五百零三字,绢本。

此卷所用绢是明代中期吴中地区所产的上品,精密细洁,宜书宜画。

传闻,《昼锦堂记》如今却藏于深市某藏家手里。

楚家竟然能搞到这幅《昼锦堂记》手绢,着实不简单了!

随着广播里的介绍,所有人都惊愕不已。

与慕容家和黄家送的寿礼相比,楚嫣然这份礼相当的惊艳了,算是把慕容家和黄家给比下去了。

皇帝大厅入口处。

慕容山眯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系统赋予我兽娘,我携青梅护山河 退退退!原女主快把空间还我男人 炮灰好像变了 瑟提!我的名字就是力量! 都赢在起跑线了,谁还要奋斗啊! 我还能抱抱你吗 离谱!你们怎么逆粉丝CP 穿成早夭的团宠 全家重生归来,二小姐她已无求生 盗墓:这门我先踢为敬 先婚后爱,你是我的小确幸 异世废材的桃花劫 惊颜谋:我本无心可他蓄谋已久 云神 修仙只为暴富 星际:大佬副业越做越强 乡村孤儿 魔君的追命娘子 大汉最强公主 穿越六零:养娃创业走上人生巅峰